一直以來,對中文創作有莫名的恐懼感。
以前在書店徘徊的日子裡,看到各大書店擺出的中文著作讓我好奇得不得了,直到有一天終於鼓起勇氣來讀,發現世上如果有跳躍性思考奧運,這些中文作家一定能為國爭光,勇奪金牌!
無法在文字裡跟上他們腳步的我,當時心裡真是挫敗到不行,那本書還讀不到一半就忍不住逃離書店,並暗下決心絕不碰中文著作!讀了眾多外國文學後,被友人 勸讀中文創作;一想起那挫敗感,還真是令我猶豫再三。那種不安啊,簡直要把我吞噬了,但倔強如我絕不允許一直處於失敗的逆境,我硬著頭皮請她開了幾位作家 名單,懷著戰戰兢兢的心情到架上找書,牙一咬,決意「學唱」《紫蓮之歌》。
「……,那箱新衣都是嬸婆親手裁製,規模跟辦嫁妝差不多,整整做了三個月,小花大花個式圓裙,記得領子上還有蝴蝶結,再繫個腰帶,比村姑更像村姑,那一整年我的心情比木柵的天空還灰。」──摘錄自周芬伶之《紫蓮之歌》,中文系女生,P.11。
一踏進她的世界裡就讓我安心不少。她用詼諧的筆觸寫下她初入大學時的模樣,佐以當時學校系上風氣,我好似看到青澀的周芬伶出現眼前,用她極其哀怨的眼神訴說,這一切和她當時憧憬差太多,也和我對中文系既定的印象相去甚遠。
這本書分為(中文系女生)、(甜爛年代)、(韓流來襲)、及(南方又南)四個主題,這四個主題又細分成各個篇章;這些篇章裡,隱含作者從清秀美麗的年輕 歲月,行至現階段的中年時期的心情和回憶,我靜靜讀完這本書,時而感覺它在手中輕柔似羽,時而感覺它沉重不已,正要細想是怎麼回事,才發現原來周芬伶的文 字,同時帶有直接坦率的輕盈,與發人省思的深刻感,莫怪令我禁不住著迷。
(當B型男碰上A型女)和(男朋友習作)裡,周芬伶大吐身為A型女苦水,談和異性交往的問題;(潛水鐘與蝴蝶的對話)有她對過世老師的不捨與懷念;我看見她在繽紛燦爛的(甜爛年代)中,盡情哭泣,放聲大笑;還有,她在(前進泰國)的鸚鵡園中昏倒崩潰。
我和她一樣,都對南方的炎熱沒有好感。台灣濕熱的天氣總讓我焦慮上好長一段時間,燥熱與不安簡直淹沒了我,直到冬天才是我解脫的日子。並非完全不怕冷,而是在寒冷的世界裡,我享受那孤寂、疏離與寧靜給予的安全感,所有的擔憂彷彿一掃而空,身體裡的靈魂也因此感到自在。
《紫蓮之歌》裡,我看見周芬伶澄澈而繽紛的個人色彩,隨她重回故事現場,輕輕抖落滿懷鄉愁,同時對未來產生無限美好的想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