規範是用來做什麼的?告訴你人應該要在什麼年紀做什麼,這才叫「人生」?若是沒照做的就不算正常,甚至,可能還有些人會覺得羞恥?
S說:「什麼年代了,一定要有所謂的『正當』工作,才活得像人嗎?」
看她一臉不爽,我猜她八成剛和家人吵完,跑來我這兒避難。我很想告訴她,別聽老一輩的人這麼說,自己也跟著情緒不佳,這沒什麼,因為只要是正常人,都會這麼想。
聽到她的情況,我忽然想起畢業的小琴也是什麼工作都沒有,但她家人卻一點都沒有表示:沒要她去找工作、沒要她去考試,什麼都沒有,換作是S家人,老早就跳腳大罵:「妳這隻社會的米蟲!」哪可能還讓她享受近一年的自由生活?
說到小琴那一家人,如果用我們的標準來看,簡直是怪胎一族,可是認真看來,卻又正常到平凡至極。父親注重規律,要求每個小孩一定要守法;母親由起子喜歡在不同的季節,撿拾不一樣的葉子點綴餐桌;大姊素代溫柔沉穩;二姊島子有憂鬱症,但只要一發薪,一定會送禮物給家人;小琴是無業遊民,每天只做自己想做的就好;小兒子律鎮日在房內做他喜歡的人偶。每個人的個性不同,相處卻極為融洽。在成年後,他們的父母儘量不干涉孩子們的私生活,讓他們有自己的空間。
小琴一家人對家庭很有向心力,並深愛彼此。在島子心情不好時,並沒有給予壓力,要求她非得要把事情說出來不可;也沒有要求想離婚的素代,要給個交代。如果是一般家庭,一定無法忍受吧?
若是我,也無法眼睜睜看著家人心情不好,卻什麼也不過問。我會忍不住追問,忘了他們也需要空間稍稍沉澱。
有時真的覺得,和家人相處要比和朋友相處來得困難多了。和朋友吵架,還可以稍微離彼此遠一點,時間一過,也許不愉快會稍稍淡化;若是和家人就慘了,你會被叫住,會被要求把事情說清楚,連逃都別想。
忘了是從哪本書上看來的:家人是除了和你有血緣外,其他沒啥關聯甚至不了解你的陌生人。這樣的說法我曾很不以為然,但有時回頭一想,好像又是如此。當我們開始受教育、了解這世界時,也許家人就漸漸不了解你。
家人像枷鎖,像人生到死也不會忘記的行李,我們和他們緊緊相繫、相互牽絆,為他們快樂而快樂,為他們悲傷而悲傷;由來根深蒂固的觀念,是怎麼也割不掉的。
我深深相信,在小琴家的時間一定是緩慢且曾經靜止過的,不然怎會在這個過程裡,即使身旁有多嘈雜,我的心卻一直很平靜而安詳。
S,我親愛的S,我們既然無法選擇家人,就選擇好好和他們相處吧;我知道妳對小琴那一家人一定有興趣,詳情參照江國香織的《流理台下的骨頭》,讀完後,妳一定會和我一樣,想和他們一起就這樣過生活。
《流理台下的骨頭》
作 者:江國香織
出 版:麥田
譯 者:郭清華
出版日:2006 年 03 月 20 日
購 書:博客來、金石堂
- Jul 24 Mon 2006 23:42
【悅讀】就這樣過生活吧!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